搜索:
热门搜索:会议、睡眠、呼吸暂停、睡眠综合症、

|

会议报道丨OSA是遗传病?睡眠障碍与精神疾病有关?9月3日,中外知名专家共话睡眠研究领域新进展

发表时间:2022-09-08 13:51

微信图片_20220908135151.png


近年来,睡眠科学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兴起的新热点,不仅与群众心身健康密切相关,也关系到军事安全、交通安全、航空航天安全、工业安全等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方方面面。随着睡眠学科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睡眠研究领域将得到进一步重视和长足发展。


为此,2022 年 9 月2日至4 日,由中国睡眠研究会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承办的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十四届全国学术年会在四川省成都市环球中心盛大召开。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唐向东教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殷善开教授及国际综合睡眠研究所(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Integrative Sleep Medicine)副所长、筑波大学(University of Tsukuba)樱井武教授共同围绕世界睡眠医学的发展、睡眠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及睡眠机制研究主题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为我国睡眠研究发展指出了建设性的新方向。


本次会议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赵忠新教授主持,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复旦大学药理学系主任黄志力教授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得到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ianqiao & Chrissy Chen Institute, TCCI)旗下苏格拉底实验室(Socratic Lab)内容团队的独家报道支持。


睡眠医学中心建设需关注三大基本要素


微信图片_20220908135209.png


图片来源:会议材料


中国科学院陆林院士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世界睡眠医学发展及睡眠医学中心建设情况。他指出,2019年,我国对睡眠时间作了统一界定,规定了中小学生、高中生与成年人的科学睡眠时间(小学生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不小于8小时;成年人应在7-8小时)。然而,由于诸多社会及身心因素的不良影响,人们往往无法达到相应的科学睡眠时长。例如,在疫情期间,采取隔离措施后,人群的睡眠模式也相应地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睡眠质量差、卧床时间延长等。


为了全面提高睡眠研究水平,促进国民睡眠健康,陆林院士介绍了中国及世界范围内其他睡眠中心的建设情况,包括美国、加拿大、欧洲、德国、澳大利亚等。他总结道,睡眠中心的建设有三大基本要素,包括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仪器设备,需同时推动三方面发展,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职责、操作、规范、标准、指南、应急预案及信息库,从而实现睡眠检测数据的可信性、报告的规范与及时性、治疗决策的正确性及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最后,陆林院士对未来睡眠中心的建设提出了展望与发展建议,包括建立完善的患者随访系统、双向转诊制度、睡眠医学科分级标准等。


证据确凿

睡眠障碍与神经精神疾病关系甚密


微信图片_20220908135224.png


图片来源:会议材料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唐向东教授在报告中着重介绍了睡眠障碍与重大精神疾病的关系。他指出,失眠是很多精神疾病的危险因素。与健康人群相比,失眠患者的抑郁症、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风险会显著增高。


据唐向东教授介绍,学界已有不少研究成功揭示了睡眠障碍与不同神经精神疾病的关联特征,如:


(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与精神疾病的关系。OSA是精神疾病中常见的睡眠障碍问题,而在这类OSA共病精神疾病患者中,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能有效改善睡眠呼吸事件,并能有效改善精神症状。


(2)快速眼动行为睡眠障碍 (Rapid eye movement behavior sleep disorder, RBD)与帕金森疾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关系。RBD患者转换成PD的概率高达85%,且研究发现可以通过PD患者快速眼动睡眠(REM)期Delta和Theta能量的增高预测痴呆症。


(3)睡眠障碍与老年痴呆(Alzheimer's Disease, AD)的关系,研究发现慢波睡眠减少与脑脊液Aβ蛋白沉积有关,AD患者慢波睡眠和REM睡眠比例减少越明显,患者认知功能下降越明显。


(4)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 PSG) 存在显著特征。


(5)不安宁腿障碍(Restless legs syndrome, RLS)的PSG存在特征,RLS患者的总睡眠时间缩、睡眠效率下降、觉醒时间延长、REM睡眠减少。


由此,唐向东教授总结道,这些研究结果均表明睡眠障碍可增加神经精神疾病的患病风险,而这又为神经精神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与探索方向。


OSA-GWAS研究

揭开睡眠呼吸暂停的遗传学奥秘


微信图片_20220908135243.png



图片来源:会议材料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殷善开教授指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疾病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病。其发病率在性别(17%的中年男性和9%的中年女性)与不同环境的影响下均存在明显区别。


那么,针对这种受复杂因素多重影响疾病,应如何展开发病机制的研究呢?对此,殷善开教授介绍了复杂疾病遗传学研究的经典策略,其中一个主要策略为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在国内外关于OSA-GWAS的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研究还具有诸多不足的背景下,殷善开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大规模的OSA-GWAS研究,包括病例组5438人与对照组15152人。研究发现了两个全局阳性位点(PACRG和SLC52A3),18个形状相关位点。团队进而进行了OSA发病相关位点的基因功能研究,探索了BTBD9的基因多态性(rs117733138)在睡眠觉醒调节中的作用与机制及PRO1185调控在OSA血脂紊乱调节中的作用与机制。


最后,殷善开教授针对OSA-GWAS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如下图),提出了通过对大量的临床样本进行遗传学研究,发现相关的位点/基因,进而通过基础生物学研究探究其调控机制的整体研究思路。


微信图片_20220908135301.png


图片来源:会议材料




两项重磅研究

揭示REM睡眠的神经机制


微信图片_20220908135322.png


图片来源:会议材料


会议最后,日本筑波大学樱井武教授向与会者介绍了基底外侧杏仁核中多巴胺在调节快速眼动睡眠和猝倒中的作用。


樱井武教授首先介绍了多巴胺神经元与睡眠和觉醒的关系,指出多巴胺水平在NREM和REM睡眠之间存在差异,多巴胺水平在REM睡眠阶段会降低,而这种较低水平的多巴胺不只是在BLA区域,在其他脑区也有相似的结果。由此,研究者发现,可通过激活BLA脑区的多巴胺神经元纤维束,使小鼠进入REM睡眠,而其他脑区则无效,由此证明了BLA脑区与REM睡眠的密切相关性。


另外,樱井武教授还介绍了通过光遗传手段抑制BLA脑区的多巴胺神经元纤维束来减少REM睡眠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多巴胺神经元将信息传递给BLA神经元,进而来调控REM睡眠。而且,这种神经元与嗜睡相关,证明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到BLA的神经环路与嗜睡有关。


樱井武教授团队的研究揭示了REM睡眠的神经机制,对于未来治疗RBD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与价值。


结语


本次会议在主讲人及与会听众的热烈讨论交流中落下了帷幕。会上,中外知名睡眠专家、学者从宏观学科建设到不同睡眠研究子领域的最新进展等话题给出了有力的研究证据与思考,对未来睡眠研究的发展具有深远指导意义。


来源:Nextquestion

文章分类: 研究会新闻

中国睡眠研究会
电话:010-65230156      邮箱:sleep.cn@vip.163.com
网址:www.zgsmyjh.org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粱桥斜街40号B座公寓902室
ABUIABACGAAg_oPZzQUouLqcigcwcDhw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ABUIABACGAAgkqO90QUowLO1nwIwcDhw

扫描浏览手机网站

版权所有:中国睡眠研究会
恒生利通 -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