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搜索:会议、睡眠、呼吸暂停、睡眠综合症、

|

推荐全国第二届创新争先奖候选人公示材料

发表时间:2020-04-27 15:40作者:皮巍巍


韩芳

韩芳医师现任北京大学睡眠研究中心主任、世界睡眠学会秘书长、亚洲睡眠学会候任主席,是我国睡眠医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睡眠呼吸暂停的中枢调控及睡眠疾病的遗传免疫机制研究,在发作性睡病遗传免疫方面的研究享有国际声誉。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1. 通过建立鼻咽通气道最早在国际上证实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存在睡眠状态下的呼吸调节功能降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呼吸暂停小鼠模型并发现了调控基因在第一条染色体。在国际上首报HLADQ0602 是控制人体低氧反应降低的基因。


2. 针对发作性睡病下丘脑分泌素(HCRT)细胞凋亡的遗传免疫机制开展了系列研究,建立了发作性睡病的生化诊断方法,明确了抗原(H1N1)-HLA(DQ0602)-淋巴细胞(TCR)这一免疫反应链致HCRT细胞凋亡,对探索免疫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1)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儿童发作性睡病资源库,诊疗的患者达国内已确诊病例的70-80%。发现国人儿童患者多,起病早于西方。发现国人发病早的基因HLADQB10301。


(2)在国内首先建立脑脊液HCRT测定、HLA基因检查等诊断发作性睡病的方法,制定了诊断界值,并推广应用于临床。获得北京市科委科技应用及成果推广奖。进一步证明97%的猝倒伴HLA0602基因阳性患者存在CSF HCRT缺乏,不必腰穿抽取脑脊液即可预测HCRT缺乏,为基因研究统一了表型。


(3)发现了国人发作性睡病的HLA易感和保护基因。完成国人睡病GWAS研究,发现三个新易感基因。


(4)发现发作性睡病的发病有季节性,在2009年H1N1甲流后发病率升高,与H1N1病毒感染诱发的免疫反应有关。该研究论文被评为Annals Neurology的年度亮点文章。为Nature ReviewsNeurology,Microbiology等引用评价。


3. 构建家庭远程睡眠疾病诊疗系统,建立慢性疾病管理新模式,获得国家专利一项。


4. 作为中国睡眠医学学科带头人,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睡眠医学网络教育体系,设立了研究生睡眠医学课程,获“北京大学参与国内外睡眠医学指南及WHO国际睡眠疾病分类的制定,促进了睡眠医学学科建设。在国内建立了多个跨学科睡眠医学中心。推动睡眠医学规范化培训体系的构建和指南编写。与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德国等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   

李庆云:

李庆云,男,52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科及危重症医学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为防控疫情,李庆云同志正月初四随上海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在武汉市第三医院连续奋战近两月,并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建立抗疫医共体,完善新冠肺炎相关诊疗措施和诊疗规范;在三院期间,他联合三院专家制定诊疗规范,提出病情拐点、治疗拐点等理念并探索预警指标,倡导个体化治疗策略,有效提高了重型危重型患者救治成功率;组织多学科病例讨论,提升救治水平。


显著提升新冠肺炎的临床诊疗效果;他担任医疗组组长和重症监护病房主任,带领团队接管了武汉三院两个普通病区和ICU140张病床,承担了武汉三院80%以上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救治任务。


注重科学研究和科研创新;在疫情期间,申请医护防护类发明专利2项:“防飞沫的可发光咽拭子采集装置”和“一种气溶胶可视化系统”。并指导青年医师撰写论文二篇及进行科普宣传工作。

熊念:

熊念,男,汉,19847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汹涌爆发,肆虐武汉大地,距离华南海鲜市场仅1.5km的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成为风暴中心。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熊念同志作为医院院长,他率先垂范、迎难而上;作为协和专家和海归博士,他深入临床一线,指导重症患者救治;作为政协委员和智库专家,他积极建言献策,为疫情防控大局贡献智慧。在他的努力下,医院疫情防控工作得到省市区高度认可与充分肯定。


201912月底,医院呼吸内科开始不断接诊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呼吸内科病房不断加床、门诊量同比成倍增长。熊念同志接获这些信息后,高度重视,以敏锐的洞察力预见了不明原因肺炎的严重性,他协调全院、加派呼吸内科医护人员,并相继组建呼吸二、三、四病区。他要求院感、医务等部门积极做好医务人员防护、诊疗培训,随时准备应对更大规模的疫情。


121日上午10时,医院接到上级指令,被指定为武汉市第一批发热患者定点诊疗医院,门诊和病房全部投入新冠肺炎患者救治。这个决定对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有着积极意义,但对医院而言困难重重。医院通道、区域需按院感要求全面改造;医院标准防护服、N95口罩、护目镜极缺;新冠肺炎救治药物、设备储备严重不足;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经验欠缺;医务人员、后勤服务人员严重缺乏。面对这些困难,熊念同志牢记初心使命,进行全院总动员,克服万难,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带领全院职工克服困难,舍生忘死,浴血奋战,为疫情防控做出了积极贡献。


开展院内改造。在熊念同志的主导下,医院对标发热患者定点诊疗医院标准,建立了“五通道、两区域”。不到8个小时就完成发热门诊改造,成为全市最先完成改造、投入使用的定点医院。面对战疫初期的物资紧缺,熊念同志四处联络求援,筹备了防护服、N95口罩、新冠肺炎药物、ECMO等救治设备,努力保障临床一线。特别是当新冠肺炎患者必需的氧气不够时,他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勇于担当,在医院旁很快建起两个大型氧罐,极大提高了患者救治成功率。


全心投入战疫。战疫过程中,医护人员紧缺,熊念同志发挥主心骨作用,不断鼓励大家,坚守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他率先垂范、深入临床一线、来到医患中间,亲自查房,带领广大医护人员与新冠病毒殊死抗争。他开展实验室改造,成为全市第一家以标准实验室开展核酸和抗体检测的定点医院。在协和医院本部医疗队、四川援鄂医疗队等支援队伍入驻后,他努力协调各方、凝聚最大合力,并发挥专长,与协和、四川专家一道共同为重症患者救治出谋划策,努力提高患者治疗率。战疫关键期,为了更好接诊发热患者,他与各方专家一同向上级提出进行院内流程改造、暂停门诊2天,他的这一建议受到广泛认可。


开展精细化管理。熊念同志始终围绕临床一线,不断完善人员配置和医院战时运行机制,制定门诊患者就诊流程、危重患者会诊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临床教学查房制度;开展患者中医药治疗、心理治疗和营养治疗;建立远程会诊系统,与四川华西医院、武汉协和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实现远程对接;开展多项新冠肺炎相关科研项目,有效推动了医院新冠肺炎临床救治工作的提升。


积极建言献策。熊念同志还积极向市区有关部门提出疫情防控建议,如建立集中隔离点、开展整体环境消杀、加强社区防控等。他还派出医疗专家队伍,对全区集中隔离点、社会福利院、康复驿站进行医疗救治指导。他立足于医院大数据,及时总结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经验,形成论文与同行共享,为全国乃至全球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以期造福更多人。


在医院319日转出最后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后,熊念同志马不停蹄立即部署医院整体环境消杀、医务人员分批休整,推动医院复工复产,恢复医院正常诊疗秩序,为接诊普通非新冠肺炎患者、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卫生健康需求做出应有贡献。



中国睡眠研究会
电话:010-65230156      邮箱:sleep.cn@vip.163.com
网址:www.zgsmyjh.org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粱桥斜街40号B座公寓902室
ABUIABACGAAg_oPZzQUouLqcigcwcDhw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ABUIABACGAAgkqO90QUowLO1nwIwcDhw

扫描浏览手机网站

版权所有:中国睡眠研究会
恒生利通 - 提供技术支持